發現孩子偷拿東西怎么辦?父母的第一反應會影響他一輩子
周末帶孩子逛商場,看見一個大約四、五歲的小孩,出超市門的時候警報響了,引來眾多人的關注。
然后一個奶奶小聲提醒了一下小孩的媽媽“小朋友手里有東西”,媽媽彎下腰查看,小孩手里藏有一個小車玩具。
家長面子上有些掛住了,伸手就給孩子后背兩下“你跟誰學的,會偷東西了?”。
趕忙一把把孩子手里的東西拽了出來,還給了店員,連忙跟店員道歉。“不好意思,孩子不懂事”一邊抻著孩子,一邊數落著走出了店門。
其實,我能理解小孩媽媽在那一刻的羞愧、窘迫,但是我更心疼那個小孩的不知所措。
從我們成人的角度來看,“小時候偷針,長大偷金”偷的行為是非常嚴重的,但其實順東西的行為在兒童中是非常常見的,而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往往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。
關于孩子“偷”這個問題似乎很普遍,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后,在書包里或者衣服口袋里發現玩具;出去商場玩沙池、角色扮演,口袋里出現一些陌生的鏟子、玩具水果;帶孩子逛超市,孩子裝一些散裝的食物……
當你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時,你會啥反應?
很多父母都會向前面我看到的那個媽媽似的,碰到孩子偷東西,第一反應是質問,威逼利誘,等孩子招了,然后狠狠揍一頓。然后呢?然后就是孩子再也不敢坦白從寬了。
這樣只會讓孩子因為這是壞孩子的表現而感到羞恥,認為父母不理解他,漸漸的關閉本應向父母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的心門。
所以,在管教孩子的時候,了解孩子背后的行為動機,比定義孩子行為本身重要的太多了。
孩子為什么會偷東西呢?
可能有以下原因
01物權意識不明晰
3歲前的孩子,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自我建構,而在建構的過程中,最初兒童是通過占有屬于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,當兒童占有了自己的東西,這個東西完全屬于他時,兒童才能夠感覺到“我”的存在。
“你的是我的,我的還是我的,他的還是我的”就是這么霸道。
之后通過我們對孩子的引導,就變成了天下的東西可以分為三種:我自己的,別人的,大家的。盡管如此,面對一些復雜的概念,他們還是很容易混淆。
為什么超市里的東西需要付完錢才能帶回家?為什么在學校里自己做的手工可以帶回家,玩的玩具卻不可以?為什么在外面釣上來的玩具小魚不能帶回家?
所以一個班里經常出現書包里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情況。
02不具備行為控制能力
而且4至6歲的孩子處于“練習遵守規則”的階段,已經了解規則,但有的時候還會有忘記規則的存在。
當孩子面對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時,盡管有了物權意識,也有可能大腦萌生了“想要”的念頭后,直接產生行為反射,把之前掌握的規則拋到腦后,希望立即滿足。
等待?克制住?孩子的大腦還未成熟,還不能完全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。
03通過負面行為求得關注
還有一部分是心理上的原因,跟年齡和能力無關。
有的孩子經常被忽視,當“拿”別人東西時受到過媽媽的關注,這些孩子會將這種關注需求轉移到「拿東西」這件事情來,盡管被責問也甘愿以此來尋求關注。
知道孩子的行為動機之后,你是不是從對孩子的失望中轉移到了理解呢?雖然孩子是無心的,但也不能放任不管,發展到“習慣”的程度就不可控了。
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
道德觀和是非觀呢?
當你發現孩子回家時多一樣東西的時候,切勿以成人的角度先入為主的評判。
要知道喜歡一件美好的物品,并產生將它據為己有的想法,太正常不過了,我們大人不也一樣嗎?也正是如此的愿望驅使,才催生出我們很多愿意為之付出的努力。
所以面對這件事情不必一驚一乍,上綱上線,應該先像平常聊天一樣淡定地和孩子聊,了解背后的原因。
“寶寶,這個洋娃娃真好看,從哪里來的啊?”來通過孩子的回答,判斷具體的原因。
“幼兒園里洋洋經常玩這個。”——孩子直接告訴我們從哪里來的,就說明是孩子對物權概念不明晰。
“不知道,好像是洋洋的!”——孩子出現沒有明確的表述,言辭閃躲,可能就不是那么簡單了。
當發現孩子出現“偷拿”這種行為的時候: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傳遞給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和是非觀。
一開始不要小題大做、也不要蜻蜓點水。
小題大做:
“你這樣偷拿別人的東西是壞孩子才做的事情,小朋友不喜歡跟這樣的人玩”
“你以后要再拿,媽媽就不喜歡你了”
把行為錯誤上升到人格攻擊的小題大做,并不能幫孩子明白錯在哪里,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比較、交換,就算改正,其原因也不是行為本身,而是“因為偷東西,小朋友不會和我玩、媽媽不喜歡”,治標不治本。
蜻蜓點水:
“下次,去上學記得還給洋洋,可以嗎?”這很容易讓孩子進一步混淆物權意識,而并不認為這種行為是錯的。
“拿了沒有關系,還回去就好了,我也很喜歡婷婷的小車,下次也拿來玩!”
一定不要給孩子貼標簽
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給孩子貼標簽了,絕對不能草率的將孩子這種行為定性成小偷小摸。
之前看過一個知乎上的留言:小的時候偷拿了一次鄰居家的5元錢,被鄰居抓個現行,然后就像小雞崽似的把我提溜出去,滿大街吆喝就為了讓我爸媽聽見。
“你這個沒教養的小孩,這么小點就會小偷小摸,以后長大了還得了。”后來,就被扣上了“小偷”的帽子,一直忍受著白眼直到現在。
雖然那次之后再也沒偷過,但是這種從小被數落到大的恥辱讓我變得很自卑,一直覺得抬不起頭。
所以,給孩子貼標簽,就等于提前宣布了“死刑”。孩子不會因為標簽悔改,反而可能因為標簽自暴自棄!破罐子破摔!
就事論事表明家長的立場
最好的做法就是就事論事,直接簡單明了的告訴孩子: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。
“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娃娃,但是它是洋洋的,沒有得到洋洋的同意就把它帶回家這種做法是不對的,我們應該把它還回去并且道歉,下次拿來玩要經過洋洋的同意哦”
“我知道你很喜歡吃這塊巧克力,但是超市里沒有付錢就是不能拿出來的哦,下次告訴媽媽買給你吃可以嗎?”
我們應允許孩子表達愿望(想擁有這個東西),并對孩子的愿望表示理解,有愿望本沒有錯。如果愿望合理,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滿足。還要明確告訴孩子,未經允許拿走別人的東西是錯誤的行為。
給予孩子解決方法
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是犯錯的時候,往往是不知所措的。因為“還回去”讓孩子獨自去完成這個任務,對他們來說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事情。
這個時候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,給予孩子勇氣,和孩子一起去面對。
示范給孩子看:
“洋洋,XXX太喜歡你這個娃娃了,不小心帶回家了,你一定很著急吧,現在還給你,真是對不起,我們還是好朋友好嗎?”
當發現前面說的小男孩事件的時候,孩子趁父母不注意超市商品拿出超市,我們可以言傳身教。
我家孩子有過兩次將超市物品帶出門的經歷。
一次是那時孩子還沒有超市買東西需要付錢的概念,自己喜歡就拿上了,出了超市才發現。
還有一次是我家孩子不小心拿出一袋餅干,忘記放進購物籃里,大家都忽略了它,出了超市,我們兩個同時發現了,但是兩次的表現完全不一樣。
第一次我發現后,帶她去付錢,仿佛要搶她東西一樣護在胸前。
我是這樣告訴她的:
“你特喜歡這個東西是不是?但是這個是屬于超市的,我們需要用錢來購買,我們一起把錢交給收銀員阿姨吧,不然阿姨會很傷心的。”
但是第二次,她笑得特別尷尬的望著我:“啊偶,媽媽,我忘記這個了”無需我多說,拽著我就要去付錢。真的是身教大于言傳,養成良好的是非觀,才能讓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。
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階段性的,很多時候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,不要動不動就上綱上線,事情就真的很簡單。
孩子的童心就像一張白紙一樣,可以向善也可以向惡,而我們的惡言太容易成為捅破這張白紙的刺了,就算孩子長大了,那個陰影也應該存在吧。
誰又能保證自己在年少無知的年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對的呢?小時候的大人的一言一行對小孩子的教育真的特別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