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給孩子聽故事,為什么早教專家說我做錯了?
差距都是比較出來的,本來不屑于比較論的我,就曾被現實狠狠擊倒。
兒子三歲多時,在幼兒園的親子游園會上,我終于體會了羨慕別人家孩子的滋味。
兒子的小伙伴樂樂,大方開朗,見到家長主動問好,游戲結束后主動歸位玩具,并且語言能力非常突出,遠超同齡孩子。
我家兒子只能說出包含四五個詞的簡單句,但樂樂已經能夠清楚表達出富含十幾個詞匯的句子了。
看看人家樂樂,我不禁羨慕了起來。雖說當媽的都覺得自家娃最好,但聰明、機靈、懂禮貌的孩子誰不喜歡呢?
身處母嬰行業,我自詡比其他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,但沒想到“人外有人”。在茶歇時,我趕忙湊到樂樂媽身邊,想跟她取取經,怎么把孩子教得這么優秀。
“我的教育方法很簡單,就是讓樂樂多聽故事、兒歌,他也喜歡跟著音頻學,久而久之就把語言能力鍛煉好了。”
看著樂樂媽媽的笑容,我更疑惑了,“我也一直都在給孩子聽故事啊,從小到大沒斷過,但感覺沒效果啊。”
“不瞞你說,我本身就是幼兒教育領域的研究者,從本科到博士已經鉆研差不多十年了。我對樂樂的早教方式很簡單,兒歌、故事就是我最好的早教幫手。我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,按照樂樂的年齡給他挑選了一系列兒歌故事,組成一個體系,讓他在最適合的年齡,聽到最適合的東西。”
“給孩子聽東西,適合最重要。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敏感期,需要特定的刺激去發展能力。在孩子適合的時期給他聽優質的內容,是開發智力、性格養成的制勝秘訣。”
樂樂媽媽的一席話令我陷入沉思。孩子的成長少不了兒歌、故事的陪伴,動聽悅耳的兒歌能夠刺激孩子聽覺發育,活潑有趣的故事可以對孩子進行語言啟蒙。
但我們真的給孩子聽對了嗎?
在給孩子選擇音頻內容這方面,我們家長儼然成為了操控者。給孩子挑選的故事兒歌,都是根據我們個人偏好,并不符合孩子當前真正的需求,孩子的感受被我們忽略了。
針對這一問題,我查閱了大量資料,才發現我們在給孩子挑選兒歌故事的問題上錯的多離譜。
有多少家長,在孩子需要靜靜聆聽輕音樂來刺激聽覺發育時,選擇了節奏過于歡快的兒歌?
有多少家長,在孩子需要簡單的語言啟蒙時,給他們灌輸晦澀難懂的國學經典?
又有多少家長,在應該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時候,卻只知道給他放童話故事?
……
更有些望子成龍的“虎媽狼爸”,給孩子1歲聽十萬個為什么,2歲聽詩詞歌賦。擔心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不夠上心,但殊不知,不僅做了無用功,還增加孩子的抵觸情緒。
正如樂樂媽所言,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發育需求。
從孩子的角度看,如果我們隨意選擇了不匹配他當前年齡段的音頻內容,對他來說,這只是噪音而已,不僅沒有任何早教作用,還會讓孩子更加易怒煩躁。孩子根本無法理解這些語言符號,聽了也是白聽。
但如果要讓家長擁有給孩子甄選音頻內容的能力,這又需要我們投入大量時間搜尋資料、學習育兒知識,什么兒童發展心理學、文學、科學、音樂……各種學科都要略通一二。
家長怎么可能做得到呢?像樂樂媽媽這種專家級別的程度,更是我們不可企及的。
我曾興沖沖地試用過好幾款市面上熱銷的故事機,但發現它們不過是把兒歌故事內容匯總到一起而已,并不匹配孩子當下階段的發展需求。
為什么不能有一款產品,比爸爸媽媽更懂孩子,知道孩子這個年齡段要聽什么,喜歡聽什么,然后給他推薦合適的內容呢?
作為親寶寶的智能硬件工程師,我能不能與團隊一起努力,開發出一款新產品,讓孩子擁有一個“聰明”的早教機器人呢?可以想他所想,按照月齡為他提供豐富內容,幫助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發展得更全面!
這個想法得到了團隊內部的一致支持。我們發現,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懂孩子,不懂該給孩子聽什么,怎么給他聽才令孩子喜歡且讓他鍛煉到應有的能力。
經過半年多的市場調研和內部討論,我們決定由親寶寶團隊成員自主研發,創造一款“懂孩子”的AI早教機器人——各位小伙伴。他的存在,不僅可以科學地給孩子推送合適優質的內容,還能跟孩子做AI互動的,成為孩子成長之路上的好伙伴。
為了讓各位小伴更懂孩子,我們育兒專家團隊和內容團隊齊心協力,用兩年時間打磨內容,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,研究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,為孩子定制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學育兒體系,從生長發育、性格養成、生活習慣培養等角度,精心挑選合適的內容進行匹配。
使得各位小伙伴可以按照孩子的月齡進行精準推薦,幫助構建孩子的六大核心能力。
從最簡單的哄睡輕音樂開始,以寶寶每一階段的發展特征為基準,我們將10萬+的海量內容作了清晰劃分,不論是活潑動聽的兒歌,還是趣味橫生的故事,它們都能在每一個發育關鍵點上,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鍛煉當下最需發展的能力,促進孩子全面發展。
除此之外,我們還根據月齡,為孩子定制了特別的開機提示。
孩子還聽不懂話時,提示內容是幫助父母解決育兒難題的小貼士,等孩子大了,提示內容就自動改為習慣養成小提醒。
人工智能對話也是小伴的突出亮點,我們特地采用了兒童友好型AI系統,可以分辨出口齒不清的孩子語音。不管是中英文翻譯,還是問答小游戲,都可以在日積月累中擴大孩子的知識面。
為了讓各位小伙伴“聰明”起來,團隊所有成員付出的是18個月的刻苦鉆研。小伴所承載的這些智能功能,對硬件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為了推進技術進步,在18個月里,團隊成員和工廠的技術員工,沒日沒夜地進行升級開發。芯片廠商特地為我們改版3次,才最終達到了親寶小伴的要求。
全硅膠包裹的柔軟手感,可愛萌趣的卡通造型,在開發小伴的過程中,每一個細節我們都以拳拳父母心去進行打磨。
不怕液體潑濺的防水功能,2300k的柔光夜燈,到點自動播放的睡前故事,都是我們基于自己的育兒經驗,為小伴設計的獨特功能。
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小步,都不容輕忽。填鴨一般的內容灌輸對他們毫無幫助,真正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早教內容,不是我們覺得“好”的,而是真正適合孩子的。父母不應是孩子的操控者,讓孩子聽到他最應該聽到的內容,或許能讓他更好的成長